微信扫码
在线客服
热线电话
返回顶部

全国抑郁症患者超9500万,如何看待人大代表建议「抑郁症纳入医保」?

发布时间:2021年03月31日17:55:32 点击次数:1250 打印此页 关闭
分享到:

得过抑郁症的人都知道,这个病它有一个发病的源头,要么是因为情感问题,要么是现实性压力过大,要么是因为对自己的批判和不认可。三者选其一,没有解决这个源头,抑郁症很难彻底治愈。

一、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患抑郁?因为想实现的多了,快乐也变得更困难了。

天热的时候,能在空调下待着不出去外面;

能找到男女朋友就不单着寂寞着;

能找到躺赚的工作不辛苦多一点;

房子、车子、银子……社会变得越来越发达的同时,人们的欲望也比以前增加了很多。

过去上班一个月几百块工资,没有人提财务自由的概念。

而现在梦想就看财务自由了没……全社会都想实现这个,可有几个人做得到?

过去大家的选择也没那么多,专一忠诚共容易实现,可是现在一段感情能维持一两年已经很不错了,因为充满着选择。

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患抑郁?因为欲望被放大了,能力得匹配得上,所以大家压力都被放大了。

我认为,我们是被时代的潮流推着被迫往前走,当能力跟不上或者执行力跟不上时,不得不抑郁。

二、仅仅只靠心理医生吗?抑郁症不能仅仅只是吃药!

心理医生治疗抑郁就真的比心理咨询师高级吗?未必。

在这一点上,我认为要相互结合,吃药+感同身受的经历,是最靠谱的疗效。

吃药是为了短期内稳住抑郁病人,让他们有能力活下去。

长期来说,感同身受的心理咨询,是为了让来访者感受到被接纳,并且改变对自己的看法,更新整个认知体系。

药,要吃,但它不是一个主流治愈方式,而是一个辅助。最根本的,还是在心理层面,能够帮助抑郁患者疏通。

有很多靠自己的力量走出来的抑郁患者,他们都有一个很奇怪的心得:抑郁症可能持续很久,但好起来,往往就是那么一瞬间的事。这是我采访过多位抑郁患者的真实事件。

有一位女性抑郁患者说,她抑郁了十一年,但是某一天她牵着狗下去遛狗,突然就好了,然后洗心革面,认真工作赚钱。

另一个女性抑郁患者,因为重度抑郁,在床上躺了两年。按她的话说:屁股动一动都觉得很纠结,根本不想动。结果在某一天,因为她妈妈,她突然想明白了,也是洗心革面,不再抑郁。

……

其实,我猜测,之所以会一个瞬间就好,主要是因为痛够了。

每一个人的情绪内耗,应该都有一个期限。人的心理都有适应性。当内耗足够久,人就可以对抗内耗了,就好像适者生存一样。

而心理医生的存在,更多的是防止抑郁患者发生一些极端事件,用一些救急的方法,真正彻底地治愈,还是要回到心理学和现实生活本身。

三、抑郁症到底如何治?以亲身经历提有效建议。

第一个建议是,要有心理咨询师持续的陪伴,让来访者充分感觉被看见、被在乎。

抑郁最典型的症状是什么?就是无力。

所有抑郁症患者,一定都会感觉到自己活着很艰难,为什么呢?因为做任何事情都要耗费能力。其实,他们只是感觉到很难去应付这些事情。

你去问抑郁患者,他们最能够做的两件事,一件就是睡觉,另一件就是找到个理解他们的人来聊天。

连澡都不带想洗的,更不想起床!这是深度抑郁人士的典型症状。

所以呢,抑郁患者其实是非常渴望有一个可以理解、接纳他们的人,持续的陪伴他,这样他走出来会快很多!

因为一个非常无力的人慢慢感觉到被看见、被在乎,他就会从自我封闭的世界,慢慢感受到温暖,然后心里充满着欣慰,逐渐走出抑郁。

第二个建议是,要让来访者能找到一个求助站,解决那个发病源头的问题。

情感问题引起的,那就要求助情感咨询师,所以就要求有有水平的情感咨询师出现;

现实性压力,那就要去求助具体的解决机构。

如果是对自己的批判和不认可,既是心理层面的问题,也同时是一种人生观、哲学层面的问题,这应该要通过学习、成长、包括一些身心灵的咨询方式、冥想疗愈的方式,让来访者逐步地提高自我接纳的能力。

只有从源头解决了问题,抑郁这件事才能褪去。

这就属于现实性因素的问题了,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去的。那么社会其实也应该鼓励这些产业去发展。

有情感问题,那解决了情感问题,不就不抑郁了吗?

第三个建议是,要给抑郁患者多举办一些公益活动。

例如,声音电台,公益讲座,公益咨询,热线求助,等等,让这些人在关键时刻有一个地方可以去求助,在危急的时刻,如果我们还惦记着有一处可以理解接纳自己,那么那种涌上心头的情绪就可能被容纳,进而减少悲剧的发生。

上一条: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爱情其实不是很重要了? 下一条:爱情的本质是依恋关系的建立与维持(五万字干货文包你看透爱情)